系统公告

2016-02-09复旦教授:中国姓氏面临危机 重修家谱很难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王爽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生而为人,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三个基本追问,古往今来,往圣前贤莫不为此苦苦追寻,可他们彼此的答案却各不一样,作为季羡林先生的高足,钱文忠将目光指向了我们的姓氏。

 

    自《百家讲坛》播出《百家姓》第一部以来,引发巨大轰动,马年春节,《百家讲坛》将播出《百家姓》第二部,与此同时,腾讯文化《腾讯书院》与《百家讲坛》共同推出的“百家姓——全球华人姓氏寻根”活动也将正式启动,对此,作为主讲人的钱文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

 

    文化认同决定文化身份

 

    我为什么当初要讲《三字经》?因为现在有个重要误区,以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身份证上是中国人,有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我们讲中文,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可真的如此吗?我家有一些亲戚好几代生在美国了,他们自己可能也不觉得是中国人了。所以,你到底是什么人,取决于你延续的文化。

 

    许多中国人想当然地认为五千年的文明不会断,我们天然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这是谁说的啊?谁担保的啊?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传统文化?

 

    可以做一个测试,跟《百家姓》也有关。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父亲叫什么?祖父叫什么?曾祖父叫什么?全知道的,恐怕5%都没有。至于知道高祖父名字的,恐怕更没几个人了。按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是最亲的人了。

 

    我相信,今天90%甚至95%以上的中国人不知道自己高祖父名字,那么,你还有什么传统可言呢?可见,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安全和没问题吧?

 

    中国的姓面临危机

 

    我反对搞轰轰烈烈的什么热,热当然好,我们体温是37℃,没37℃就完了,可如果天天45℃,那不早就烧死了,所以热要有一个度。我愿意维持一种正常的温度,把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做好。

 

    讲《百家姓》时,我发现中国姓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首先,历史上改姓、换姓、合并姓、分流姓,原本有很清楚的记载,但后来家谱被毁了,大家就都说不清楚了。家谱毁得比较厉害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然后是“土改”,到了“文革”,则被彻底毁掉。

 

    此外,上世纪50年代时开始户籍登记,搞乱了很多姓。比如姓傅,和“付”本不是一个姓,却被混同了,还有阎和闫、肖和萧等,历史上姓肖的人很少,现在居然比萧多。

 

    第三,繁简字改了一批姓,比如于和於,被并掉了。

 

    改革开放后更乱了,为什么乱呢?姓开始乱姓了。现在有好多孩子跟妈姓,不跟爸姓,还有出现了好多复姓,就是把爹妈的姓合起来变成一个姓。

 

    姓名为什么重要

 

    在今天,很少有国家像今天中国人一样,对姓氏如此不了解,而且不着急。很多人觉得:我干吗要记我祖宗的事?其实很多民族不是这样的,他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家族树,家像一棵树一样,老祖宗是一根杆,分枝分杈,而我们好像没什么兴趣,没有特别想知道的愿望,我感觉,从某种意义上看有点可悲。

 

    一个人父母如果不在了,是孤儿,那是很不幸的,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不等于爷爷奶奶没有一样吗?那是不是也是“孤儿”,一种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孤儿”?

 

    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文化上的孤儿状态,这同样让人心痛。最近几年,中国各地都开始修家谱,但很艰难。为什么很艰难,就是这100年接不上。

 

    期待每个人讲出自己的姓氏故事

 

    对于“百家姓——全球华人姓氏寻根”活动,我非常期待,我讲完《百家姓》第一期后,就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我讲有人姓“死”,太罕见了,只有台湾有,祖孙三个,单传,这个家族拼命在生,为“死”而生,不然这个姓氏就没了。没想到,刚讲完就接到一封信,河南的,说钱文忠老师,我们这一村400多户人全姓“死”。

 

    姓氏文化中许多情况你根本想不到,前两天雾霾,央视报道了江苏溧阳一个钢厂的雾霾发现旁边有一个村叫沙障村,古墓还在,老祖宗门槛的瓮仲还在,村里人的姓很奇怪,姓偰。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活动看见一位领导,姓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将来会知道很多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姓,咱们将来再搞个中国奇特姓氏的《百家姓》。

 

    “汉字英雄”这样的节目好

 

    大家关注越深入,就会发现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汉字,所以大家要从最根本的层面去做工作。

 

    现在我们的汉字有很多不会写,大家写字也很随便,说话也很随便。比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等,对于这些语言,现在还很难下评论,其一,这是汉语有活力的象征,其二,它能不能站住,要留给时间去验证。

 

    现在汉字主要的问题是提笔忘字,因为大家都用电脑,很多字都忘记了。像我们这些教书的,很多都是大学教授,又是做文化的,在黑板上拿起粉笔经常忘记这个字怎么写,提笔忘字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在有人说“汉字热”之类,我觉得这是媒体的措辞,与汉字相关的节目一共才两个,怎么就热了呢,还有那么多脱光了衣服选秀的,怎么不叫热?我觉得这种节目大家一定要多支持、多包容、多宽容,肯定比那些乱七八糟的节目好,这个是事实。现在有些节目动不动就脱,这种节目都在电视播,你要孩子学什么啊?

 

    做文化节目实在难

 

    汉字这种节目至少让孩子看了能够多认一个字,这也是功德。

 

    有时候,一种节目出来后,有些人吹毛求疵,如果能多一些宽容多好啊,媒体要批评的节目多了,我看现在很多节目不像样。

 

    对于这些文化节目,包括《百家讲坛》,希望媒体多支持,不是说不能批评,一定有缺点、有错误,应该批评,但是我们现在这样的文化栏目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前两天一个公益环保组织又请了很著名的名人脱衣服,你这是公益啊?你这是环保啊?拜托媒体朋友对这种现象严厉批判。做文化节目很难,真的很难。唱歌可以假唱、可以录音,文化节目必须有功夫的,该查字要查的,该有实例就有实例的。

 

    陈辉/整理

 

    ■钱文忠:

 

    196666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无锡市,吴越国王钱 (liú)之后。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