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有谱牒,犹如国家有正史,州县有方志。三十年不修谱则有失孝道,因此编修宗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为了尊祖敬宗,昭穆不乱,使后代子孙知木本水源,能敦宗睦族,懂尊老爱幼,明先祖创业艰辛,惜当今幸福家园,我辈均应持续修谱。
宗谱,也称家谱、族谱、家牒、家乘、房谱、世谱、谱事等,被誉为“传家宝”、“命根子”、“传世宝典”,与祖坟、祠堂共称为家族的三大宝,成为家族繁衍发展的灵魂与皈依,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网络宗谱是编修宗谱的一次伟大革新,是对传统宗谱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升华,它应用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使传统宗谱从印刷版本到无纸版本的一次质的飞跃。
一、为什么要编纂数字化网络宗谱
1、民间收藏宗谱分散,保管困难。由于历代战乱,特别是文革浩劫,在荒唐的破四旧运动中,大量的宗谱被烧毁,现幸免于难的宗谱已十分稀少。这些宗谱多由民间收藏,由于保管条件等因素,许多宗谱遭受虫蛀、腐蚀等侵害,有的收藏者年事已高,后辈无意传承。再者因分散收藏,资源难以共享,宗谱的应有功效也不能发挥。
2、华人自古以来就有寻根问祖的良好习俗,传统宗谱祖源查询技术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寻根问祖的要求。传统的宗谱多为手抄本,数量少,查阅困难,即使后期修谱也有大量的印刷本,但要从砖一样的大块头宗谱中寻找自己的“根”,并非专业人士所能为之。许多同胞寻祖,也只能在浩大的书海中翻阅查询,有时要花费几天时间才只能找到一点线索,费时费力,给迫切寻根问祖的同胞造成很大的困扰。
3、前人修谱为我辈所用,我辈修谱也应为了后人着想。现在已进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为更好地将中华大宗谱文化遗产传承给下一代,宗谱电子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更是势在必行。
二、数字化网络宗谱与传统修谱比较优势
1、省时、省钱。传统修谱从资料收集→绘制世系图(吊线图,工作量大)→房派、支系、世代排列→个人世传编辑→资料反馈、修改→送印刷厂排版→印刷成谱等多道工序,编修宗谱一般要进行三进三出三校对才能付印,据近几年各地修谱调查,修谱成本人均10—20多元,不仅花费大而且耗时间。用数字化网络宗谱平台修谱,只要收集资料→录入网站→网络自行排版、打印成谱。一次录入终生受用。
2、方便续谱。传统修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一旦定稿付印,即使当日的新生儿也要等到30或60年后再编入谱,修谱时间跨度大,资料保管困难,同时每次修谱2/3的工作量都用在旧谱翻修上。用数字化网络修谱平台,旧谱资料一次录入,永久利用,新谱资料可实时入谱,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节省了大量旧谱重修的支出。
3、数字化网络修谱平台是实现姓氏大统谱的最佳方法。用传统方法修谱如要实现大统谱,必须等到各地分谱编纂完成后才能着手编纂大统谱,不但时间长,编纂也很困难。如采用“电子谱牒”软件修谱,可在同一时间段发动各地分支同时修谱,数据实时汇总到大统谱编纂,容易实现姓氏大联谱,实现千百万族亲同在一张谱牒已不是梦想。
三、编纂数字化网络宗谱谱选择"华夏宗谱网"修谱平台
华夏宗谱网是全国首家以服务宗祠和姓氏机构为出发点,结合宗族实际需要而创办的综合数字化网络平台,以下为我们的特色:
№自创字库,解决目前七万字库的限制,可以实现所有文字的显示与打印。
№家谱编修,通过家谱编排软件,直接读取家谱数据,进行编排打印,族员读取的内容受支脉管理员设定的隐私权限限制,这样可以做到每户均可以打印一部自己完整及族中成员部分信息的家谱。让好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姓氏商盟,细化到乡镇的本姓氏企业及商铺黄页,优先查找到当地本姓氏企业及商铺,选择需要的服务,还可以从评价中查看对应企业的产品品质、服务水准、和服务态度。为姓氏企业及商铺创造价值。
№族员登陆自己的帐号,可以查看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情况、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还可以从网上纪念馆中收集谱中无记录的但后人对其生前事迹、著述、图片等有添补的内容、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添丁和报错内容,支脉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生效,以减少反复沟通确认,为其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每个人都可以审查自己的直系先人信息,降低修谱出错概率,提升家谱编修品质。
№服务宗祠,族中成员随时查看宗祠概况,GPS定位可让从未去过宗祠的成员找到宗祠,宗祠相册和活动动态,可以让未参与本次祭祀等和活动的族员看到活动理亏气氛及族中领导人的用心付出。会长可以通过公告和手机短信等方式给勾选人员发送通知。支脉负责人则可以对其勾选的族员发送公告和手机短信。提升沟通效率和资讯传达率,降低沟通成本。
№姓氏机构,方便文化研究会、宗亲会录入、管理,成员亦可自行填表申请加入,机构负责人只要审核即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成员会费缴纳情况,相互提醒以增加缴纳率,平台还设置了会员到期自动手机短信和微信提醒。对不同成员进行分组,让不同组员看到他们该看到的成员及内容。化繁为简,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可管理性。
№已故先人可通过纪念馆展示其生平简介、生前事迹、相册等,增添史料来源,在世人员则可以发表个人日志、相册、说说等展示自己生活阅历、以丰富个人讯息。
№通过高精度扫描设备获取高清扫描图,可以保存多次修谱的谱源,增加历史沉淀。
№全数字化后,可搜索全谱数据,及详细到包括谱名、字、号、讳的内容。
№共修联谱,则可以把宗祠宗谱进行智能分析,能联的谱可联在一起变成一本大的包含所有人员信息的大谱;这样能更好的联谊宗亲,促进交流。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