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通常是发谱、修谱“旺季”。今年,随着电子家谱渐热,更多年轻人加入修谱大军。
往年清明前夕,武进黄氏家谱的修撰负责人黄建新都很忙—得安排几个人拎着几十斤重、几大箱子的家谱抓紧挨家挨户发放,但今年有了电子家谱,他只需点点鼠标就轻松搞定。黄建新告诉记者,修撰家谱,最令人头痛的就是老家谱保存不力、影响信息的采集,出了错也难以修改。现在,只要在电子家谱里输入关键词,就可查到相关人的信息,修改、保存都很方便,如果以后再修,只需运用家谱软件直接对照升级。
苏慎是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会的“修谱师”。“以前常感叹,为什么来修家谱的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年轻人怎么就不感兴趣呢?”如今随着电子家谱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他打来了电话。“不少30岁左右的人开始自己尝试修家谱,像常州的许氏、黄氏、沈氏有不少年轻人参与,他们也都是电子家谱的提倡者。”
省内第一个市级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说,家谱一度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曾被外国人大量收购,很多流失海外。他认为,续修家谱,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提高农民文化品位、丰富业余精神生活以及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修家谱过程中,一些陈腐观念和封建迷信正沉渣泛起。在各大寻亲网站上,便有很多“急寻名人联系方式”的帖子,到处找同姓名人做“后台”“压阵”,甚至出现冒认攀附。常州郑陆镇唐家修家谱时一度发帖悬赏,急寻打工皇帝唐骏的电话,但最终考证并非同宗。文史专家吴之光指出,修家谱大多隐恶扬善。古代的家谱纂修,出于抬高家族地位和声望起见,追溯先祖时必然要上溯到一个名人甚至皇帝方才罢休。通过同宗来攀亲,难免演变为一场闹剧。
家谱修续,花费常达数十万乃至百万,经费从何来?记者了解到,多数地方一般“按人头”,一人出个三五十或百儿八十。在贫困地区,这笔开支就成为一项不小的负担。有的不惜代价投入资金用于修谱、建祠堂等,不同宗族之间相互攀比,造成大量财物的浪费。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认为,一味追求片面狭隘的“家族主义”,容易以亲族联络为名拉帮结派,形成超越地方基层组织的小宗派,这种“姓氏经济学”、“DNA经济学”现象值得警醒。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