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承认一直守护的纯良家风被现今的无良世风打败?我们是否承认家谱这一传统文化已失去了守护的意义?我们是否承认先祖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已经被我们消磨殆尽?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做了一组题为“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让一些社会名流和普通百姓畅叙家风。印象最深的回答源于几位台湾地区的受访者,从他们的言谈中能看出传统文化刀凿斧刻的印记;相比之下,内地富二代回答的“不啃老不坑爹”,年轻人回答的“老公挣钱老婆花”,童言无忌的“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以及网友恶搞的“我们家风很大”,显然都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家风。
家风的概念淡出人们的生活,源于宗族观念的失落。尽管多数现代人都没有赶上那些重大的时代拐点、社会变局和思潮争鸣,但“五四”以来的很多历史词汇,却从文化基因上改变了现代人的家庭生活。在一场接一场的历史“运动”中,传统被推到了现代文明的对立面,因而出现了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宗族观念解体,家风零落,传统文化也陷入传承危机。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家族体系在城市化大潮中遭遇冲击,原本的大家族被小的家庭单元取代,也是家风观念弱化的重要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和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让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没有家族观念,谈家风是奢侈的。在鲜有四世同堂画面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身体局限于防盗门后的小家庭,心灵也局限于对历史失明、对未来冷漠的小时代。
家风传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国社会的道德滑坡、人际疏离和伦理失范。比如,按照中国社会尊老敬老的传统,遇见老人摔倒之后显然该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但如今的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视而不见或冷漠围观,这其实就是不良世风打败纯良家风的典型例子;与此类似,中国游客在景区表现出低下的素质,成为华人群体的形象污点,归根结底也是源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
现代人时常感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要对社会个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社会秩序和价值观进行修复,仅靠严刑峻法显然难以实现。在我们这个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的国家,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力量,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
当然,主张在现代社会重新打捞零落的家风,并不是对封建文化的简单“复辟”,也并非只能采用那种带有文物气息的空洞说教。家教家风文化的延续,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今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有一个镜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年饭,父亲提醒小孩要让爷爷先动筷子。这种提醒就是对家庭礼数的一种重申,而家风的淳厚值必将有助于让清明世风复归。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家庭本位,世道人心的改变、社会风气的改变,也往往始于家庭伦理的改变。正因如此,化解穿越 “历史三峡”过程中的人心之困,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伦理的重建。对那些曾被破坏、被践踏的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培育和传承优良的家风传统,以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共识规范家庭秩序、社会秩序,有必要成为每个中国家庭的共同选择。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